厄洛替尼、吉非替尼以及埃克替尼有哪些区别?服用时需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4/6/6 9:49:51 点击量:2134
厄洛替尼、吉非替尼以及埃克替尼有哪些区别?服用时需注意什么?
在恶性肿瘤当中,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首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约 80%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进入“个体化”治疗阶段,高效、低毒、耐受性好、有效性高以及用药方便的靶向药物正逐渐取代传统细胞毒性药物,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线药物。
肿瘤的产生说到底是细胞调控的异常,主要表现为细胞增殖的失控,而这种失控在细胞内部主要体现在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非小细胞肺癌中致使细胞调控异常的最常见原因就是 EGFR 突变(我国约 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携带 EGFR 突变)。EGFR 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 家族成员之一。EGFR 的异常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一是 EGFR 的高表达引发下游信号传导的增强;二是突变型 EGFR 受体或配体表达的增加导致 EGFR 的持续活化,造成受体下调机制的破坏、异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能够特异性抑制 EGFR 胞内区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 EGFR 介导的细胞内异常信号传导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目前第一代 EGFR-TKI 包含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那么在临床应用中该如何选用这三种小分子靶向药呢?鄙人尝试归纳整理它们的区别,以便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合理用药。
一、适用症状
药物分子结构方面,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三药均具有相同的喹唑啉母环,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的差别仅在侧链的开环与闭环,三者适用症状相同,适用于 EGFR 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1)将其作为一线或维持性药物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时,必须对患者的 EGFR 突变进行评估,选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检测方法检测到敏感突变(肿瘤组织和血液都可用于 EGFR 基因突变检测,但组织检测应优先)。
(2)治疗过程中若影像学显示缓慢进展但临床症状未恶化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原药物;发生局部进展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原药物加局部治疗;对于进展迅速的患者,建议改换为其他治疗方案。
(3)在某些肿瘤急症的情况下如脑转移昏迷或呼吸衰竭,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对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可考虑使用。一旦病情缓解,必须补充进行 EGFR 突变的组织检测。
二、用法用量
药物服用说明
药品名称
用法用量
盐酸厄洛替尼片
150mg(1 片)1 次/日,至少在饭前 1 小时或饭后 2 小时服用
吉非替尼片
250mg(1 片)1 次/日,空腹或与食物同服;若有吞咽困难,可将片剂分散于半杯水中(非碳酸饮料);也可通过鼻-胃管给予该药液
盐酸埃克替尼片
125mg(1 片)3 次/日,空腹或与食物同服,高热量食物可明显增加药物的吸收
厄洛替尼需空腹服用。吉非替尼、埃克替尼既可空腹,也可与食物同服。
厄洛替尼、吉非替尼若漏服一次,患者应在想起后尽快服用。若距离下次服药时间不足 12 小时,则无需再服用漏服的药物。不可为弥补漏服的剂量而服用加倍的剂量(一次服用两倍剂量)。
当吉非替尼无法整粒服用时,比如患者只能吞咽液体,可将片剂分散于水中。片剂应分散于半杯饮用水中(非碳酸饮料)无需压碎,搅拌至完全分散(约需 15 分钟),即刻饮下药液。也可通过鼻胃管给予该药液。
三、剂量调整
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血药浓度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血药浓度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所以不建议根据年龄和性别调整剂量。
1、厄洛替尼
患者出现新的急性发作或进行性的肺部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应暂停厄洛替尼治疗进行诊断评估。若确诊为间质性肺病(ILD),则应停用厄洛替尼,并给予适当治疗。肝功能衰竭或胃肠穿孔的患者应停止使用厄洛替尼。脱水且有肾衰竭风险的患者、患严重大疱、水泡或剥脱性皮肤病的患者、患急性/正在加重眼疾的患者,应中断或停止使用厄洛替尼。腹泻通常可用洛哌丁胺控制。严重腹泻洛哌丁胺无效或出现脱水的患者需要剂量减量和暂时停止治疗。严重皮肤反应的患者也需要剂量减量和暂时停止治疗。若必须减量,厄洛替尼应每次减少 50mg。
2、吉非替尼
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的患者应暂停吉非替尼给药(长达 14 天):肺病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发热)急性发作或加重;NCI CTCAE(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2 级或 2 级以上的 ALT 或 AST 升高;NCI CTCAE 3 级或 3 级以上的腹泻;出现重度眼病体征和症状或眼病加重(包括角膜炎);NCI CTCAE 3 级或 3 级以上皮肤反应不良反应完全缓解或降至 NCI CTCAE1 级后,可重新开始吉非替尼 250mg 剂量治疗。以下情况需永久终止吉非替尼治疗:确诊间质性肺疾病(ILD);重度肝损伤;胃肠穿孔;角膜溃疡性角膜炎。
3、埃克替尼
当患者出现无法耐受的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时,可暂停(1-2 周)用药直至症状缓解或消失,随后恢复每次 125mg(1 片),每天三次的剂量;对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ALT 及 AST≤100 IU/L)的患者可继续服药但应密切监测;对氨基转移酶升高比较明显(ALT 及 AST>100 IU/L)的患者,可暂停给药并密切监测氨基转移酶,待氨基转移酶恢复(ALT 及 AST≤100 IU/L)后可恢复给药。
四、注意事项
1、厄洛替尼:
(1)厄洛替尼是 CYP3A4 和 CYP1A2 的底物,与 CYP3A4 诱导剂如利福平等药物合用需考虑增加厄洛替尼剂量,与 CYP3A4 抑制剂如酮康唑、环丙沙星等联用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毒性反应,应降低厄洛替尼剂量。
(2)厄洛替尼与质子泵抑制剂(xx 拉唑)、H2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抑酸药同服会降低疗效,故建议在抑酸药服用前 2 小时服用厄洛替尼。
(3)厄洛替尼与卡培他滨合用,会增加厄洛替尼 AUC。
(4)可能与 UGT1A1 底物类药物(伊立替康)发生相互作用。对于 UGT1A1 表达水平较低或患有遗传葡萄苷酸化疾病的患者,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可能升高。
(5)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与之合用可能增加肌病如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
(6)吸烟会诱导 CYP1A1 和 CYP1A2,致使厄洛替尼暴露量减少 50%-60%,建议吸烟者戒烟。
2、吉非替尼:吉非替尼主要通过 CYP3A4 代谢,故应避免与 CYP3A4 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与抑酸药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应间隔服用。
3、埃克替尼:主要通过 CYP2C19 和 CYP3A4 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