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靶向药仑伐替尼/乐伐替尼(LENVATINIB)的七大副作用应对之策
发布时间:2024/6/7 17:30:18 点击量:2185
肝癌靶向药仑伐替尼/乐伐替尼(LENVATINIB)的七大副作用应对之策
常言“是药三分毒”,药物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医病,亦可致病,皆会引发不良反应。
所以,在药物研制上市以前,临床试验研究中有个关键评估指标——药物的安全性。每种药物的毒性都需经过缜密探究,达到可控程度才可应用于临床。然而,在使用仑伐替尼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患者反馈会不时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皮疹、腹泻等。那么,该如何应对和控制这些副作用呢?重点来咯!以下便是七大副作用的应对秘籍。
仑伐替尼,乐伐替尼,Lenvatinib
高血压
血压持续上升后,应按照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选用适宜的降压药物,并确定是否需要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常见的降压药有五类:钙通道阻滞剂(CCB),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如缬沙坦、厄贝沙坦等;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等;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
使用降压药时,普通患者可采用常规用药剂量,而老年或高龄患者应采用小剂量用药,且优选长效降压药,以有效控制 24 小时血压。
腹泻
腹泻通常会在服药两至三周后出现症状,发生率较高,但绝大多数人症状较轻,属于 1 级腹泻。不过,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 2 级甚至 3 级的腹泻,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腹泻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级:1 级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增加不超过 4 次。2 级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增加 4-6 次。3 级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增加超过 7 次,失禁,需住院治疗,日常活动受限。
处理策略:
饮食清淡,避开可加重腹泻的食物,如辛辣、油腻之物。
首次出现时即应展开对症治疗,常用药物有易蒙停和泻特灵。对于中度腹泻患者,给予易蒙停首次剂量 4 毫克,维持剂量 2 毫克,直至腹泻停止。
对症处理后仍无法缓解的则应减量或停药。需注意的是,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 80 岁以上的患者,若出现腹泻,应给予全身支持治疗。
谷草转氨酶升高
部分患者在服用仑伐替尼后会出现肝功能损伤,指标上最为明显的就是谷草转氨酶升高。因此在服用仑伐替尼前,需将肝功能调理至正常水平;用药期间也需服用保肝药,并密切关注肝功能的监测。
倘若谷草转氨酶在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下,可暂不用药;若担心其继续上升,可服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等;可在早、晚餐的中途各服用 2 粒。
服用仑伐替尼时,常规推荐:
密切监测:肝损伤可能发生于治疗后 7 天至 6 个月内。用药后,于第一个月每两周做一次肝功能检测,从第二个月开始每月检查一次肝功能。
保肝、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等。
皮疹
皮疹多在服用仑伐替尼后两周内发生。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多表现为痤疮样皮疹、皮肤脱屑、皮肤干燥瘙痒等,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多集中于脸部,尤其在鼻翼一带,乃至下巴;头后部毛发下;之后长在胸、腹部和大腿前面;颜色红艳,带白色脓头,隆起,数日后萎谢平复,留下若干深色痕迹。
皮疹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级:
轻度皮疹:局限于头面和上躯干部,几乎无主观症状,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无继发感染。
中度皮疹:范围较广泛,主观症状轻,对日常生活有轻微影响,无继发感染的征象。
重度皮疹:范围广泛,主观症状严重,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有继发感染的可能。
针对不同程度的皮疹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于轻度皮疹,通常无需调整药物剂量,可局部使用 1%或 2.5%氢化可的松软膏或 1%克林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皮肤干燥伴瘙痒者,可薄涂酚甘油洗剂或苯海拉明软膏于瘙痒局部。两周后对皮疹程度进行再次评估(可由专业人士或患者自己进行),若情况恶化或无明显改善,则进入下一步。
对于重度皮疹患者,可考虑酌情减量或推迟治疗。
此外,在服药期间需注意预防皮疹,可全身涂抹无酒精的润肤乳,并减少日晒时间,采用物理防晒以减少皮肤刺激。
口腔溃疡
以前,在火锅后、失眠熬夜后、压力大时,溃疡就会不声不响地跑进嘴里;而吃了靶向药后,口腔溃疡成为了一种会呼吸的痛,遍布于口腔的每个角落。不论嘴里是冷热温凉,疼痛感都此起彼伏。
口腔溃疡也叫口腔黏膜炎,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 3 级:
1 级:几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
2 级:疼痛尚可耐受,不影响进食。
3 级:严重疼痛,影响进食。
口腔黏膜炎的处理,也应根据轻重程度进行:
1 级患者可每日局部使用氟羟泼尼松龙 2-3 次。
2 级患者每日局部使用氟羟泼尼松龙 2-3 次。每日口服红霉素 250-350 毫克或米诺环素 50 毫克。无需减量。
3 级患者,停药 2-4 周,降至 2 级可继续用药,如无改善,停药。每日 2-3 次氟倍他索软膏。每日口服红霉素 250-350 毫克或米诺环素 50 毫克。
疲劳
乏力、身心疲惫或许是患者服用靶向药产生的副作用——癌性疲劳。当出现疲乏时,患者可自行调节。
疲劳的对症治疗通常为镇痛、抗抑郁药,精神兴奋剂(哌甲酯)也是医生的常备选择。
保证良好的睡眠。良好的睡眠习惯可纠正机体的生物节律紊乱以及免疫状态紊乱,减轻疲劳不适症状。
适当的运动。睡眠与运动联合干预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癌性疲乏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若持续性疲劳严重,可考虑减少仑伐替尼的服用剂量。
手足综合征
部分患者会在手掌和足底出现红斑、红肿、脱皮、角化、红肿疼痛等症状,甚至可能手足麻木,症状逐渐加重,严重者会出现溃疡、水泡、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手足综合征可分为 3 级:
1 级为轻微的皮肤改变或皮炎伴感觉异常,但不影响日常活动。
2 级的皮肤改变如前,伴疼痛,轻度影响日常活动,皮肤表面完整。
3 级为溃疡性皮炎或皮肤改变伴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组织破坏(如脱屑、水疱、出血、水肿)。
如何处理:
1. 日常手足皮肤护理,避免用冷水洗手足,穿着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手和足的摩擦与受压,避免激烈运动和体力劳动;
2. 服用维生素 B6 和西乐葆可预防手足症状发生;
3. 可将双手和双足用温水浸泡 10 分钟后擦干,并涂上凡士林软膏,保持皮肤滋润;
4. 使用尿酸软膏和水杨酸制剂可防止手足脱皮。
5. 若出现水泡要请医务人员处理。出现脱皮时不要用手去撕,可使用消毒后的剪刀剪去掀起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