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三代靶向药奥西替尼(或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耐药后治疗的三大绝招
发布时间:2023/5/19 13:53:40 点击量:2452
肺癌三代靶向药奥西替尼(或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耐药后治疗的三大绝招
一、对于可疑奥希替尼耐药或 进展(PD )的患者:
1、 完善头颅 MRI 和胸/腹/盆 CT。
2、确认影像学进展。
3、尽可能取得进展病灶的活检送检基因检测,难以获得组织病理的情况下课考虑液体活检手段,但其敏感性不足。
二、确认进展( PD )后,根据不同进展模式选择后续治疗,有三种特殊的情况:
1、寡进展:继续奥希替尼+局部治疗。
2、无症状或缓慢进展:继续奥希替尼+严密观察。
3、仅限于中枢进展:病灶局限的情况下,可继续奥希替尼+局部治疗;病灶广泛的情况下,可选用其他颅内穿透性较好的全身治疗。
基于耐药机制的研究,后续治疗选择上有三个绝招:第 4 代 TKI、靶向 MET/MEK 的治疗、及 ADC 药物 HER3-DXd 在内的其他新药。总结如下图:
第一招:第四代 EGFR-TKI
BLU-945 是肺癌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第四代 EGFR 靶向药,针对一线治疗使用一代/二代 EGFR-TKIs 产生敏感突变的 L858R/ex19del,T790M 及 C797S 三重突变或一线奥希替尼治疗后 EGFR+/C797S 双突变展现了良好的疗效。
1、BLU-945 可大大降低 ctDNA 检测的 EGFR T970M 和 C797S 含量;
2、BLU-945 抗肿瘤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呈正相关;
3、对野生型 EGFR 和激酶组有出色的高选择性;
4、和第三代靶向药联用还能起到增效的作用。
第二招:靶向 MEK/MET
临床前模型的数据表明,ERK 信号转导上调能够对第三代 EGFR 抑制剂产生耐药性,联合 MEK/ERK 抑制剂可以恢复肿瘤对 EGFR TKI 的敏感性。
MET 扩增是最常见的脱靶耐药途径,经一线奥希替尼治疗,近 7%-15% 的患者可观察到 MET 扩增。2022 年 ESMO 披露的一项开放标签、双臂 II 期的临床试验表明,奥希替尼联合 MET-TKI 特博替尼(teponitib)在一线使用奥希替尼治疗后产生获得性耐药并检测到 MET 扩增的 NSCLC 患者中展现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在连续随访至少 3 个月或 9 个月后,无论是组织 FISH 检测组还是液体检测组患者的 ORR 达 50% 左右,明显优于特博替尼单药治疗组。
此外,另一项临床试验尝试了 EGFR-MET 双特异性抗体 Amivantamab 联合第三代高选择性 EGFR-TKI Lazertinib 治疗在奥希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进展的患者,结果表明双药联合组抗肿瘤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ORR 为 36%,中位 DOR 为 9.6 个月。
第三招:其他新药研发进展
1、Parritumab Deruxtecan(HER3-DXd)是一种 HER3 靶向 ADC,对既往接受过至少 1 种 EGFR TKI 治疗的疾病进展患者(86% 接受奥希替尼治疗)具有活性,在一系列耐药机制中均观察到疗效。
2、 RET 基因融合在 NSCLC 中的发生率约 1%-2%,Prals-etinib(BLU-667)是一种靶向 RET 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 BLU-667 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优于二代 EGFR-TKI 阿法替尼和三代奥希替尼。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发现,在治疗获得性 RET 融合的 NSCLC 患者中,奥希替尼联合 BLU-667 展现了较好的抗肿瘤疗效。
3、MERTK 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作为 NSCLC 的潜在治疗靶点,据此研发了 MRX-2843(一种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具有抑制 MERTK 和 FLT3 基因活性),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奥希替尼联合 MRX-2843 可有效阻断 PI3K 和 MAPK-ERK 信号通路传导,提高奥希替尼耐药的细胞株对 EGFR-TKI 的敏感性。目前临床试验尚处于 I 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