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非佐米‹CARFILZOMI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结果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12/12 12:05:16 点击量:2256
卡非佐米(CARFILZOMI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结果怎么样?
滴定剂量递增(TD)的方式给予卡非佐米可显著降低基于卡非佐米治疗的呼吸困难,在不影响疗效同时,增加患者接受K方案的疗程,从而增加患者缓解率,显著改善患者总体生存。此外,TD方案治疗患者可推迟HTN的发生。由于两种方案在CV AE导致停药方面无差异,未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或可确定卡非佐米TD方案相比SD方案改善临床结局的机制。在对卡非佐米治疗患者的大型分析中,滴定给药方案可以延长治疗时间、获得相似的疗效及改善5年OS。
一项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估接受卡非佐米治疗的MM患者分别采用滴定剂量递增(TD)方案(例:剂量递增C1D1 20mg/m2,C1D8 27mg/m2,C1D15 36mg/m2,至C2D1 70mg/m2)和标准剂量(SD)方案(表1,例:由C1D1 20mg/m2增加至C1D8 70mg/m2)的CV AE发生率和预后。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2019年9月1日期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OSU)接受卡非佐米治疗1个周期以上的成人MM患者。排除入院前已接受过卡非佐米治疗,住院期间接受单剂卡非佐米治疗但不愿继续门诊治疗,或已进入治疗计划但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
两组患者国际分期系统(ISS)及修订的ISS分期无差异。两组患者在接受卡非佐米治疗前接受自体造血细胞移植、IMiDs、抗CD38单克隆抗体、环磷酰胺治疗的情况相似。两组患者的基线肾功能(中位CrCl:SD 76mL/min vs TD 94mL/min;p=0.01)和既往PI使用情况(SD 95.4%vs TD 86.1%;p=0.048)存在轻微差异。两组患者既往CV风险因素相似;其中,既往高血压(HTN;N=104;SD 61.5%vs TD 66.7%)、充血性心力衰竭(CHF;N=11;SD 6.9%vs TD 5.6%)、缺血性心脏病(IHD;N=17;SD 11.5%vs TD 5.6%)、心律失常(N=27;SD 16.2%vs 16.7%)、既往蒽环类药物暴露(N=16;SD 10.0%vs TD 8.3%)以及既往胸部放疗(N=18;SD 10.0%vs TD 13.9%)发生率相似。
研究共纳入166例患者,其中36例使用TD方案,130例使用SD方案。骨髓瘤诊断中位年龄为60岁,大多数患者为男性白种人。
不同剂量方案的HTN(N=137;SD 83.1%vs TD 80.6%)、CHF(N=17;SD 10.8%vs TD 8.3%)、IHD(N=20;SD 13.1%vs TD 8.3%)、心律失常(N=28;SD 16.9%vs TD 16.7%)或肺HTN(N=5;SD 3.1%vs TD 2.8%)的发生率无差异。约80%的患者在接受卡非佐米治疗时出现HTN,然而,与SD组相比,TD组的HTN的出现有所延迟。前5个周期内发生HTN的概率SD组更高(SD 70.3%vs TD 46.7%),第6个周期以HTN发生的概率则是TD组的更高(SD 1.8%vs TD 6.7%)(p=0.02)。此外,TD组呼吸困难(未列入CV AE的定义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D组(SD 36.2%vs TD 16.7%;p=0.03)。两组间因CV AE导致的停药无统计学差异。
TD组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为7(范围:2-56),SD组为3(范围:1-44)(p<0.001)。TD组患者接受的卡非佐米累积剂量为1669mg,而SD组为593mg(p<0.001)。长疗程TD组较SD组可增加患者21.1%的缓解率(SD 42.8%vs TD 63.9%;p=0.09)。TD组的5年总生存期(OS)率显著高于SD组(SD 17.5%vs TD 43.8%;p<0.001;)。在患者治疗特征与OS相关性的单变量分析中,TD方案(HR=0.43;95%CI 0.27-0.70;P=0.001)和含卡非佐米三联方案(HR=0.64;95%CI 0.44-0.93;P=0.019)与OS改善相关。在控制年龄、疾病状态和既有CV风险的多变量分析中,采用TD方案(HR=0.46;95%CI 0.28-0.74;P=0.002)和含卡非佐米三联方案(HR=0.59;95%CI 0.41-0.86;P=0.007)同样与OS改善显著相关。如有需要,